以下文章來源于內科王醫生 ,作者曉丹678
在血栓形成的初期,往往沒有任何癥狀,一旦出現癥狀,往往血管狹窄比較嚴重,所以,要關注身體所傳遞的一些信號。
當腿腳出現以下4種情況,可能提示血管出現了狹窄,血液在血管內流動不暢,這些情況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1、腿腳發涼
下肢血管離心臟比較遠,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,導致局部血流緩慢,比如,長期久坐,缺乏運動,血液粘稠度增加等因素,就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障礙,
常表現為腿腳部發涼,即使天氣不冷,注意保暖,仍然腿腳發涼,長時間不容易緩解,就要考慮是否由于血管堵塞所造成的疾病,從而導致的腿部發涼的情況。
2、下肢麻木
當下肢血管有堵塞的情況,會使下肢供血不足,從而出現麻木、疼痛的感覺。
3、走路疼痛加重
如果走幾百米,會感覺腿部發酸、疼痛,需要休息一會才能緩解,又叫“間歇性跛行”,可能與動脈血管堵塞導致下肢缺血、缺氧,從而引起的肌肉酸痛。
如果堵塞進一步加重,就有可能出現靜息痛,就是即使不活動腿腳,也會感覺到疼痛,甚至出現腳趾潰瘍、壞疽。
4、下肢腫脹
尤其是一側腿腳發生腫脹,要引起重視,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,血液無法回流到心臟,使壓力增大,就會導致液體向腿部組織擴散,從而出現腿部水腫,尤其是膝蓋以下部位比較明顯,
如果小腿腫脹目測無法確定,也可以用卷尺來做對比,并且進行盡早的干預,以免出現嚴重的后果。
判斷血管堵沒堵,簡單的判斷辦法: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如何判斷血管堵沒堵,一個簡單的方法,就是摸摸自己的腳背,腳背部動脈比較表淺,很容易摸到動脈的波動,這個動脈就是足背動脈,
如果跳動明顯,說明血管暢通,如果跳動比較弱,說明下肢動脈血管可能有堵塞的情況,兩側足背動脈要進行對比。
預防血栓形成,記住4個辦法:
1、科學飲食
飽和脂肪酸、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,容易使血脂升高,動脈粥樣硬化加重,增加血栓的風險。
所以,像肥肉,動物內臟,各種快餐,油炸食品,蛋糕點心等食物要少吃,
并且,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,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,保證低鹽、低油、低脂飲食,少吃一些精細的糧食,
適當的增加全谷物、蔬菜、水果的攝入,適當的補充水產品,魚類,豆類,奶制品,雞蛋的攝入,保證食物多樣化,科學的飲食才能保護血管。
2、控制體重
肥胖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,肥胖容易導致“三高”疾病的發生,容易加重動脈硬化的形成,所以要嚴格控制體重,減少肥胖,體重達標才能更好的保護血管。
3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
堅持運動,適當的有氧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,增加心肺功能,控制體重,減輕肥胖,降低血脂,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,
所以,每周要堅持3~5天的有氧運動,每次不少于30分鐘,比如跑步,騎車,游泳,打球,太極拳,八段錦等,都有利于保護血管,同時要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,遠離煙酒,避免熬夜,保持良好的心態,這些是保護血管健康的基礎。
4、控制好“三高”
高血壓,高血糖,高血脂,會加重血管內皮炎癥的發生,加速動脈粥樣硬化,從而使血栓性疾病的發生幾率增加。
所以,要降低血栓的發生率,減少血管內垃圾,控制血管炎癥反應,需要控制好血壓,血糖,血脂,這些才是保證血管健康的關鍵。